三年之后,从一个失败者的视角再谈一些和考研有关的建议

大概三年之前,我从东北某个名不经传的地方二本考到了北京正态大学,考完复试当天我就回了学校,下火车的时候已经是后半夜,我打了个计程车回到宿舍,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这段时间考研的所有经历都整理成了文章,发在了博客和知乎上。这是我「从文」以来写出的第一个爆款系列文章,也是唯一一个。尽管这系列文章的浏览量和互动率远没有我司出产的节目数据漂亮,但它们的确是帮助了一些人。

2020 年我从北京正常大学毕业,这期间陆陆续续有很多朋友来找我询问和升学有关的各种问题,在与这些人的交谈中,我发现了一些很有趣的现象,说不上好或坏,只觉新鲜或者独特。恰逢中秋连假有闲,觉得可以把一些支离破碎的想法整理一下,写成文章,以供有类似困惑的朋友阅读,希望能够给你提供一些帮助。


开始正文前请准许我为你点首曲子 :)


我的情况和立场

在进入正题之前先跟各位介绍一下我自己的情况和立场。如果说读研有胜利组和失败组的话,我基本上是属于失败组那一边的,本篇的主要画风集中于劝退,你可以理解为我在酸葡萄,虽然我觉得自己只是在陈述事实( ˊ_>ˋ )。

在我读研的时候,任何一个想要考研或者入我们组的新生,如果有一起吃饭的机会,我们全组人基本都会开启类似的「劝退模式」,跟想要入组的学生讲清楚读研的必要性和研究生期间会遇到的问题。类似的内容我觉得有必要在这里做一个总结,属于会让人觉得不太舒服的「现实主义教育」。因为内容可能会有些沉重,所以如果你最近心理压力比较大的话请不要勉强自己读下去。

从我入学到最后毕业算一算大概换过四次课题,做到最后用第五个课题写的毕业论文。前四个课题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了了之,第五个课题也只是非常非常勉强的做出了「统计学上显著的结果」,用它换了个毕业证。论文题目上是一个看起来挺酷炫的东西,但实际上以我的专业角度来看,那些酷炫的东西基本没有任何正确性可言。我不仅得说服自己把这些乱七八糟的玩意写进论文里,还要在毕业答辩的时候「一本正经的讲淦话」。这个过程有多痛苦,只有搞过科研且良心尚存的人才能理解。

如果你说这个过程让我有什么「收获」的话,大概是:道德弹性变高了。至于说为什么最后会变成这个样子,我在这里只能给出一种不大得罪人的说法:「我太菜了」(哎嘿~)。

那么我在这三年期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呢?我给出的答案是:它给了我一个逃出大东北的绝佳机会,我能借此来到北京并加入了现在就职的公司,这可能是我今生最为幸运的一件事情了。

一些你可以问自己的问题

你真的需要一个硕士学位吗?

「因为大家都去考研了,我也跟风去考一下」可以成为一个好理由,「考上研究生很厉害,博士更厉害,我想变得很厉害」也是一个好理由。走一步算一步是一种很浪漫的生活方式,但是作为一名成年人我还是建议你花些时间分析一下读研对你所造成的影响。我知道在信息有限的情况下想要做到这一点很难,并且会让人感到心情沉重。但分析一下读研动机和利弊得失,可以帮助你明确接下来的目标和走向,也可以帮助你坚定扛完这一年或者两年的考研岁月。

下面我列出来一些可能存在的「理由」。

自我证明方面的考虑

的确这是一个很好的考研理由,也是促使我「把研考下去」的动力。但是如果这是你考研的唯一理由,那就蛮糟糕的。无论是「家人的期待」、「老师的鼓舞」还是「考研班的焦虑营销(aka 贩卖希望贩卖爱)」,这些都是纠结着各种情感和利益因素的非理性成分。

无论是谁,通过各种情感性的方式鼓动或者是通过威逼利诱的方式希望促成你考研或者读研,都请再思考一下这个人究竟是否得利,他究竟是站在怎样的角度来和你谈这件事情的。

事实上证明自我的方式有很多种,「厉害的人」这一标准是很宽泛的,读一个研或者博的确可以满足某种世俗的标准,一个硕士学位能够说明的事情很少,博士学位更是。「博士和博士之间的差异要比人和狗还大」,这句话请务必牢记。

冷静的思考一下自己是否在被强大的情绪因素所支配和裹胁,尝试把这些情绪抛开再来分析考研的利弊得失,这是我的第一条建议。

就业方面的考虑

以我们公司为例,敝司员工从高中没毕业到留洋硕博都有,大家都挣差不多的工资,做差不多的事情。公司的整体氛围上更加关注每个人的技能和能力,日常聊天的时候基本不谈学历只谈作品。

「连超市收银员都要大学生了」、「连高校辅导员都要博士生了」这种毒鸡汤近几年在不停的涌现。的确我们要承认,通过「学历」这种粗暴的手段来筛选应聘者的确是一种越来越常见的手段,但就我目之所及的公司大多数都会把底线划到本科生而非研究生。所以如果你有就业方面的焦虑,最好明确几个你未来希望从事的职业,并且调查一下这些职业对学历的需求。毕竟你看,「凭空焦虑」是一件不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就业方面有两点考虑是合理的:「换个城市生活」和「进入高校就职」。

以我个人的经验来看,通读研这种方式在另外一个城市建立人脉和交际圈,以便于日后换到另外一个城市工作,这种思路是合理的。我也是因为读研才能冲出大东北跑到北京并得以入职现在这家公司,虽然这并不是我当年的真实目的,不过在这方面我的确是获益了(天晓得如果我在东北待一辈子会发生什么……)。

比较大的例外是在高校就职。目前在高校的职位分两种,「教学或科研岗位」、「行政与实验室管理岗位」。前者在大多数学校的入职门槛的底线是拥有博士学位,后者的入职门槛底线是硕士学位。但是关于把「留在高校」当成职业生涯发展目标的朋友,我需要给你讲一个非常现实的事情:抛开本来就很高的读博门槛和让人掉光头发的读博过程(这件事情我们一会再聊),目前想在高校寻求一职位是极为困难的事情。一方面,比较好的高校只认海归博士;另一方面,目前高校的相关教职岗位普遍饱和,所以 JD 开的都很变态,不仅对你硕博期间一作发表的论文数量、质量有颇高的要求,还要你对入职之后发表论文的数量有所承诺,这意味着你入职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工作压力会很大。

另外也有一些初高中会把博士学历当成强制条件,对于这类学校我建议您绕道。

总之:想一下自己的职业规划,再调查一下行业对学历的要求,这是我的第二条建议。

对了,如果你是出于逃避工作的心态去考研的,我个人还是建议最好不要,因为现在想不明白该去干什么,三年后你大概率还是会想不明白,一点个人的观察,仅供参考。

能力结构上面的需要和对科研的兴趣

在我看来这是最为合理的一个考研理由。比如你想从事的工作对独立研究的能力有需求(比如说资料调研的能力、研究方法和研究经验),或者对某一特定领域的高阶知识有需求。比如用研相关的岗位可能会对心理学、统计知识有需求,心理咨询领域可能需要你对某一些特定的研究领域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而现在一些商业公司会有各种各样的商业实验室,这些实验室会从事一些更加「实在」的研究,想要进入这些实验室,你一定是需要掌握有更多的研究经验的。

你真的适合搞研究吗?

就像职业电竞、篮球和任何其他工作一样,它们都是需要天赋、教养、能力和兴趣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最终才能开花结果的。这是一件很现实的事情:有人做的来这个,有人做不来这个。一只眼睛看到科研人员自由自在生活的同时,最好用另一只眼睛慎重的评估一下自己的能力,这件事情颇为重要。

还是以我为例。我个人非常享受阅读论文、吸收新知识的过程。即使在毕业之后我依然会时不时的下载两篇论文拿回来读一读。前段时间有某高校的研究生给我发来邮件询问了一些方法学问题,我也是饶有兴致的把她发来的论文读了一遍,并且做了简要的答复。在整理自己的作品时,恰好翻到以前做论文报告时留下的录像,我没有忍住一下子就看了一个多小时,一边看着一边还在想这里、那里没有讲明白,得闲时应当重新整理一下。是的,时至今日我依旧能够从这些干燥的事物中找到快乐,我还是喜欢这些东西的。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能够做好搞研究这件事情。敝人的注意力差到近乎残疾的程度,完全没有办法长时间的把注意力放在一件没有即时反馈的事情上,比如阅读一篇长篇文献,进行逻辑复杂的数据分析。拜此所赐,我常常没有办法搞明白逻辑复杂的事物,无论是阅读他人的论文还是着手处理自己的论文,在做数据分析的时候容易出错返工,在与老板交谈的时候也常常没有办法抓到重点,以至于经常被训得劈头盖脸。这些都是实打实存在的问题,这些因素决定了我注定不能在做研究这条路上走得长远。

「究竟能不能搞得来科研这件事情,只有你自己知道。」这是我室友讲的一句很实在的话,我很受用。

那么,What about you? 你适合搞研究吗?有哪些是你擅长的,有哪些是你不擅长的?这些不擅长的地方可以通过某些方式避得开吗?

你期待的研究生生活是什么样的?

考研大概是你要过的最后一个狭义上的「考试」了。如果你真的决定去搞研究,那么研究生期间的「考试」和「分数」都是很不重要的事情。人生头十六年构建起来的应试思维和逻辑在「读研」期间将彻底失效。取代啃书背题的是每天苦哈哈的下实验、做数据分析、看论文、和充满不确定性的事物打交道。

在考试当中,每一道题都有正确的解答,面对「问题」的时候,总是有标准的答案和可以为你解答这些「问题的人」。但是做「研究」却不是这样的,无论是研究设计上的逻辑问题、数据分析上的疏漏和错误还是研究报告上论述的偏差,都有极大概率暴露在论文发表时的审稿阶段,但往往在这个阶段很多错误都没有办法挽回了。

有些人很喜欢和这种不确定性相处,但是我个人是一个很没有安全感的人,时时刻刻面对这种环境会让我觉得非常不自在,这也是读研三年让我觉得最不舒服的地方。

你真的撑的过考研这段时间吗?

单从「解题」这个角度来看,不考数学的心理学考研是一个「长了脑子就能考得过初试」的东西。对于大部分院校的考题来讲,卷面上的题目都是可以靠把教材上的话直接照贴上来解决的,统测的题可能需要对一些教材之外的理论和原理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但难度都没有超过高考数学。

但是考研这件事情本身无疑是地狱难度的,相较于中高考,考研的过程是一个相当孤独且煎熬的过程。你会因为庞大的压力感到焦虑和抑郁,会因为缺乏「约束」感到手足无措。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有地狱的话,考研期间寝室书桌前那一平米不到的空间对我来讲就是地狱。墙上、桌子上、甚至抬头看到棚顶都贴满了各式各样的知识点和待办事项,每天单调的任务和各式各样的生活琐事把我压到近乎崩溃。我喝了不知道多少的黑咖啡、红牛,每天学十一个、十二个甚至十三个小时,就这么玩命硬扛扛到了最后。这段时间给我带来的巨大的心理创伤至今都没能抚平。

类似的事情并不仅仅发生在我一个人身上。有在宿舍喊救命的,有考前一天连一科都没看完的,还有一年什么都没看进去最后还莫名其妙过线了的,有各种各样的例子。但是这些例子的基调都是一样的:焦虑、痛苦。

对于心理学考研来讲,过初试的难度不高,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扛得下去,在决定担起这个担子前,请再想想自己究竟能不能坚持到最后。做不到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也没有必要觉得羞耻,有的时候看清现实规避沉没成本也是聪明的选择。

你真的需要考到顶校吗?

我经常会和我本科学校的考生们这么讲:以这所学校的教学品质来讲,考上北师大是一个纯粹的概率性事件,而且概率极小。在这所学校里面一战考上北师大的你用一只手都能数的过来,每年都有蠢蛋考报北师大,大多数连笔试都过不去,笔试过的复试也都会被刷下去。因为你在这所学校没有任何成熟的科研经验和有效的学术素养训练,这就意味着你完全没有办法给老板一个选择你的理由。考虑到这一年会是精神和肉体上的极大折磨,我非常不建议你去赌,对自己的伤害真的很大。如果可以的话我更加建议你去选择一个非顶校来考,中标的概率会更高一点。

你了解你自己吗?

亦或是逃避工作型重症患者。相信我,因为不知道应该去干什么就选择读研是个比较不划算的事情,因为大概率三年之后你还是不知道应该去做什么。而且三年的沉没成本会让自己失去很多宝贵的机会。

我个人一直非常推荐对未来感到不知所措的人,要尽全力想明白四个问题:「我喜欢什么」、「我不喜欢什么」、「我擅长什么」、「我不擅长什么」。其核心就是去尽可能的了解自己,一些和心理学有关的书籍可能为你提供帮助。

下面以我自己为例:

  • 「我喜欢什么?」:我非常喜欢探索未知的事物,对事物运转的原理和逻辑很痴迷。虽然非常讨厌数学,但是却很喜欢「统计学」和「信号处理」这些不是很艰深的「数学」。我喜欢 Coding 和所有能够给我即时反馈的事物,因为这些事物能够帮助我维持住孱弱的注意力,同时产出有价值的东西(人生自带小白鼠 Debuff)。
  • 「我讨厌什么?」:我讨厌被人强迫做事情,也讨厌办公室政治和官僚作风,所以事业单位很不适合我。另外因为身体方面的原因,我不太能加班。
  • 「我擅长什么?」:我擅长归纳和整理各种概念和知识,所以高中的时候生物和化学都学得不错。我有一个被动技能叫做「应激性爆肝」,在面临极强的压力和较大的失败后果时,我能够用极恐怖的战斗力开启双倍爆肝模式,根据任务不同,这个模式可以最长持续一年(但是代价是身体会有消耗啦(・・;))。
  • 「我不擅长什么?」:从我以往的求学经历来看,我的注意力非常糟糕,前文罗嗦了很多,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我非常建议您静下心来花几个小时或者几天,回忆一下自己的求学经历,并且把这四个问题谨慎、完整的回答好,以便于进一步决定做什么工作或者考不考研、做什么工作或者研究什么课题。

一点实用的建议

对于真正想好好搞科研的朋友,好导师比好学校重要,看明白自己想要做哪个领域,找这个领域里面做的好的导师,提前联系,越早越好。有机会的话可以提前进组做一段时间研究。通常出分数之后再去找导师已经晚了,比较热门的导师早就内定下来想要的学生了,赶早别赶晚,不要怂,冲。

一点态度

去工作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逃避和逃跑也不是。 Again,明知的切换轨道可以有效的规避沉没成本,如果你发现有一些东西自己真的做不来,那就不要勉强自己做。

关于没能在科研这条路上走下去这件事情,时至今日我都会觉得不甘心,但我现在做的工作和生活都说不上差,甚至和当时身边的同龄人比起来,混的还算不错的。对于给我提供各种机遇的和当下的生活,我充满感激。

本文当中提到的各种想法都是我个人的观点,有些甚至散发着非常理想主义的味道。很多人(包括当年的我自己),都会觉得有些事情很难做到,但是没关系,哪怕知道了一些自己曾经不知道的事情、发现了一些盲点,都是好的。希望这篇文章没有对你造成太大的伤害、让你发现了曾经不知道的事物。

最后,保重身体。「健康就好」,这是我当年在小学实习的时候给班级里的孩子们留下的话,临别时我把这四个字大大的写在了黑板上。这是我把自己逼到被 120 推走、数次发烧四十多度、留下了各种「病根」之后,找到的最为质朴但意义重大的话语。

莉莉爱你。

Comments

No comments here,

Why not write somet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