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与爱情

好久没正儿八经的写东西了,练练笔 ᐕ)⁾⁾

今天向各位介绍一个比较有趣的观点:怎么样从依恋的角度看待人际关系。或者说,在生命早期父母与你的交往模式如何影响了日后你与社会的交往模式。本篇文章会着重落在情侣之间的交往方式上,但是早期依恋经验对日后的影响并不仅仅局限在情侣之间的交往上,而是会影响到日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认为这一话题非常重要:当你遇到了一个奇怪的人(特别是社交模式很奇怪的人),人们往往会首先做出排斥的反应,如果这种排斥反应不断的在社会上积累,就有可能造成霸凌。这种霸凌既有可能出现在你就读过的学校中,也有可能出现在你上班公司里、你居住的小区里、你常去的那家超市里和你爱吃的那家馆子里。在这种社会霸凌当中每个个体通常都是由情感左右的、盲目的,这些盲目造就了一个排他的社会群体。虽然我不是那种左到要包容全世界的人,但是我主张每个人在产生排斥的情感与行为前要多一些思考,而不是盲目的被立刻出现的情绪所左右。在我看来,这是构建一个更有包容力的社会所必要的基本公民素养,同时也是推动当代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注意:这篇文章是我把一些晦涩难懂的论文重新整理成易于下口的科普文章,原创性的成分并不高,对论文感兴趣的话可以查阅参考文献小节。

什么是依恋

当我们提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时,最先想到的可能就是亲子之间的依恋关系、情侣之间的爱情、或者朋友之间的友情。无论是妈妈和孩子依偎在一起的画面,情侣之间相拥的温暖,或者朋友之间的相互支持,都会让人体验到一种安全、幸福的感觉。这种关系是构建起社会网络的必要因素。

那么这种关系始于何处?有学者从进化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依恋关系是环境适应的产物。试想在原始社会当中,一名婴儿遇到了一条蛇,这时如果他出于恐惧而大声哭闹,同时成年人听到了哭闹后及时赶到,那么这个孩子存活下来的概率就会变高。不会讲话的孩子通过哭闹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求、成年人及时的响应这种需求,这就是构建生命早期依恋关系的两个基本要素。

看起来很危险的蛇看起来很危险的蛇

从上面的例子当中我们不难发现,依恋关系始于对安全感的需求,然而提供这种安全感的人,就是在个体遇到挑战时能够为他提供这种安全感的依恋对象。这种安全感的最好来源就是社会关系,在遥远的原始时代这种安全感的供需关系就深深的刻在了人类的基因当中,因此人类才被称作是社会性的动物。

无论是对于婴儿还是成年人来讲,这种依恋关系都颇为重要,因为只有依恋关系得到保证,个体在探索世界的时候才会满怀信心(WITH CONFIDENT),俗称不怂。

同时这种关系是具有选择性的。即,这种关系是绑定在两个特定个体之间的,它能够促进特定两个个体之间的亲密行为,进而让依恋关系变得更加紧固。当个体与依恋对象之间出现暂时的或永久性的分离时,这种选择性便会突显出来:你很难在街上随便抓个人,把他当成你的依恋对象。你需要的是特定的那个人,不可替代。

这一点在小孩子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当妈妈在身边的时候,孩子会笑;当妈妈离开的时候,孩子会哭;如果妈妈在身边,孩子对于消极刺激的耐受会变得更强;孩子会把妈妈当成「安全基地」,以妈妈为中心探索世界;小一点的孩子会模仿妈妈,大一点的孩子会像一个跟屁虫一样跟着妈妈。这些都是生命早期个体与母亲之间产生依恋的重要行为标志。

如前文所述,这种依恋关系并不仅出现在亲子之间的养育关系上,还会出现在情侣之间的交往与性关系上。早期的依恋经验会对个体接下来一生的依恋模式产生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依赖的倾向与风格上,同时也会体现在个体面对社会事件时的行为方式上。因此如果下次你爹妈如果骂你为什么还找不到对象,你可以名正言顺的用这篇文章顶回去 (((o(゚▽゚)o)))(不,不是这样,请务必不要做这种事 _(:3 」∠ )_)。

人类社会的依恋是独特的

依恋关系并不仅仅出现在人和人之间,你和你家养的小猫小狗也会建立起依恋关系(虽然你家猫不一定会屌你),同时依恋关系也不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像老鼠、猴子构建起的社会,都存在着类似的行为现象。

但是人类社会当中的依恋关系具有极强的独特性,比如老鼠社会当中的亲子关系并不存在特定的亲与子的绑定,对于雌鼠来讲,不是自己的孩子也可以养,这是一种本能驱动的行为;然而对于人类社会来讲,这种亲子之间的依恋关系是产生于特定母亲和孩子之间的,由文化定义的:你的孩子就是你的孩子,他是不可替代的,拿「别人家」的孩子来顶替是不行的。哪怕是领养关系,在文化或情感层面上,抚育方也必须将孩子接纳到自己的家庭当中,以此构建一种特定个体之间的情感联结。

再比如,对于老鼠来讲并不存在一夫一妻这种说法,雌雄之间的关系只是简单的「交配关系」。对于大多数的灵长类动物来讲也并不存在一夫一妻的关系(但存在特例)。然而对于人类来讲,情侣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具有排他性的、长期的关系,这种关系的维持主要靠情侣之间的记忆来维持,而不是靠激素与性冲动来维持。

依恋关系的发展进程

在谈及依恋关系发展的时候,我们可以按照时间维度分成孩童时期的依恋关系和成年之后的伴侣关系,按照进行阶段则可以将其切分为三个部分:关系的形成、关系的发展、关系的终结

婴儿依恋关系

我们先来看婴儿依恋关系的形成过程。

对于婴儿来讲,与某一对象形成依恋关系的前提条件是:「在我有需求的时候,依恋对象能否及时的发挥作用(available and responsive)?」。这个时候就出现了两个要素:「能否发挥作用」(及时响应,Responsiveness)和「是否总是能发挥作用」(一致性,Consistency)。

如果依恋对象(通常是父母)能够在孩子有需要的时候立刻提供反馈,那么孩子就会形成「安全型」依恋,乖宝宝。否则孩子就会形成 「矛盾型」或者「回避型」的依恋模式。早期形成的依恋模式会作为个体的内部工作模型。在孩子长大后,面对一切外部社会刺激的时都会经由这个内部工作模型的处理,然后形成不同的行为表达。无论是和领导同事交往,还是和朋友伴侣交往。

先天经验对于个体的影响是相对稳定的,Weiss 于 1982 年就曾提出:父母所提供的安全基地对于健全的心智机能不可或缺,生命早期不良的依恋关系会促使个体形成分离焦虑症;Bowlby 也于 1969 年提出:成年人的依恋行为是儿童时期依恋行为的直接延续。

值得庆幸的是,在孩童时期形成的不良内部工作模型并非坚不可摧,成年后如果个体能够经历一场具有疗愈作用的安全依恋关系,那么个体的依恋模式是有可能发生变化的。

情侣的依恋关系

情侣之间的关系如何形成?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情侣关系是如何形成的。

上一小节我们提到,与某一对象形成依恋关系的重要问题是:「在我有需求的时候,依恋对象能否及时的发挥作用」。事实上到了成年期,人们在寻找伴侣时,所提的核心问题与孩童期所提的问题非常类似,即:「在我有需求的时候,我是否能够确信我的伴侣能够及时的提供反馈」。

但是成年人与伴侣之间的关系和孩童期亲子之间的关系又存在着非常本质的不同:

  • 亲子之间的依恋关系是单向的,孩子和父母都存在着固定的角色,即父母为孩子提供单向的支持;而良性的情侣关系是双向的,即双方都要为各自提供支持(只在情感上索取而无法付出的是吸血鬼,从个体的角度来讲,请谨防这类人);
  • 亲子之间的依恋关系是外显的,通常需要非常明显的肢体交互与接触;而伴侣之间的关系存在着内隐的成份:包括信念、期待和安全感;

事实上,在与伴侣开启一段正式的关系时,除了依恋之外还存在着给予关爱 (care giving性(sexual mating) 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一个人选择与对方开启一段伴侣关系时,通常是因为自己在对方身上找到了一些自己需要的线索 ,比如:

与依恋有关的线索:

  • 社会交流方面的线索:与自己有相似的特征、熟悉性(频繁的交流或接触)、良好的社会交流与及时的反馈、居住或工作地点很近;
  • 个体的焦虑与诉求:与人亲近的强烈愿望、促使对方产生了对安全感的渴求。

与照顾的欲望有关的线索:

  • 对方长着孩子一样的面孔;
  • 对方处于压力之中;
  • 对方是易受伤害的;
  • 对方表露了自己的恐惧与脆弱;
  • 对方的创伤性经历。

性欲:

  • 对方的身材样貌。

没错就是这么简单粗暴,以及我摆这张图就是单纯的想玩个梗,但是感觉并不好玩还会被人当变态 (゚∀。)没错就是这么简单粗暴,以及我摆这张图就是单纯的想玩个梗,但是感觉并不好玩还会被人当变态 (゚∀。)

情侣之间的关系如何维持?

依恋、关爱与性这三个因素不仅是开启一段关系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维持一段关系的重要因素,但是它们的作用并不是等同的。这与个体在不同阶段的诉求有关:在依恋关系发展的初期,个体通常会寻求亲密的感觉;在关系发展了一段时间后,个体会开始寻求一种安全感;而随着这段感情继续发展,二人组成了家庭进入了一种长期稳定的关系后,个体的主要诉求就变成了建立一个「安全基地」。因此对于老夫老妻来讲性这一点的重要性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不断的下降。

依恋、关爱与性这三个因素随着关系的发展,其重要性会发生变化依恋、关爱与性这三个因素随着关系的发展,其重要性会发生变化

有一点是值得注意的,在一段亲密关系中信任与承诺是极为重要的,只有双方存在着信任与承诺,二人才能更加坦诚的对话、主动吐露自己的需要,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才会更加高效,在争论问题的时候才会更有建构性而不是单纯的吵嘴。

情侣之间的分离

我们首先来尝试解答一个问题:为什么很多人没办法结束一段感情。这是非常常见的情况,比如,有些情侣分手又复合,复合又分手,分分合合千万次,就是剪不断这段感情。再比如,尽管家庭内部出现了诸多不和,家庭暴力经常发生,但是有很多人不会选择结束一段关系,而是勉强而痛苦的维持着一段看起来没什么价值的爱情。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以被归结为三类:

  • 经济财产上的考虑;
  • 孩子;
  • 缺乏填补情感需求的替代人选。

而即使一个人下定决定要与对方分开,他也会经历非常漫长的「心碎」时期。为什么会这样?让我们回忆一下之前所提到的知识:依恋关系是一种具有选择性的关系,它能够促进两个人的亲密行为,并且会在暂时或永久的分离时被突显。也就是说,在一段依恋关系的过程中,双方会形成一种情绪上的绑定,通常情况下双方均不会察觉到这种情绪绑定,直至这段关系遇到危机两个人必须分开的那一刻。同时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即使一段累赘的、并不令人满意的关系,也能给人带来安全感,因此这种情感的绑定也会发生。

这就形成了一个非常恐怖的循环:当出现关系破裂的线索时就会激活个体的恐惧情绪、而这种恐惧情绪会诱发个体对于依恋关系的渴求、这时个体的主要依恋来源是那段濒临破裂的关系。这就是为什么人们难以割舍一段糟糕情感经历的原因。

在经历分手后的个体通常都会有强烈的对抗分离的行为表现,主要包括:激动、焦虑、满脑子都是和过去伴侣有关的想法、强迫性的去寻找过去的伴侣、尝试挽回损失。同时他们也会出现巨大的悲伤情绪反应。对于有些人来讲,这样的反应最长可能会持续两年之久

大量研究证实,一段良好关系的中断会带来非常多的问题,比如酗酒的概率增加、发生车祸的次数增加、身体也会更容易出问题(免疫系统工作异常、更容易得癌症、患心脏病的额概率会增加)。

良好依恋关系是一切正常社会活动的必要保证,意识到这件事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解决自己身上潜在的问题、更明智的与身边的人相处,因此我将本文作为遗迹计划系列文章的开篇,希望能够为各位读者提供一些帮助。

最后用我非常喜欢的一段话作为本文章的结语:

Human beings of all ages are happiest and able to deploy their talents to best advantage when they are confident that, standing behind them, there are one or more trusted persons who will come to their aid should difficulties arise. (Bowlby, 1979 pp. 103-104)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莉莉爱你 ♥。

参考文献

[1] HAZAN C, R.SHAVER P. Attachment as an Organizational Framework for Research on Close Relationships[J]. Psychological Inquiry, 1994, 5(1): 42–44. [2] FRÍAS M T, SHAVER P R, MIKULINCER M. Measures of Adult Attachment and Related Constructs[G]. Measures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ical Constructs. 2014. [3] COHEN L J. The operational definition of human attachment[J].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74, 81(4): 207–217. [4] COOKMAN C. Attachment in older adulthood: Concept clarification[J].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2005, 50(5): 528–535. [5] FELDMAN R. The Neurobiology of Human Attachments[J].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Elsevier Ltd, 2017, 21(2): 80–99. [6] KERNS K A, BRUMARIU L E. Is Insecure Parent-Child Attachment a Risk Factor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nxiety in Childhood or Adolescence?[J]. Child development perspectives, 2014, 8(1): 12–17.

Comments

No comments here,

Why not write somet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