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聊聊催眠吧

催眠,听起来是个挺神棍的东西(实际上的确是挺神棍的 ( ×ω× )),但是它的确是一种能够解决问题的技术;从文化层面上讲,催眠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符号,最早可以追溯到数千年以前,从最早的历史记录来看,无论是萨满仪式还是牧师的仪式都包含了很多与催眠类似的要素。

无论是你日常能接触到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还是一般民众比较不太会接触到的科研界,都对催眠这个话题有着很多的探讨。特别是科研领域,有相当多的科研工作者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去研究人们在经历催眠时身体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人们为什么会被催眠、催眠这件事情发声的原理究竟是什么等等诸多问题,但是时至今日我们对于催眠究竟是怎么发生的依旧知之甚少,有的仅仅是各式各样的假设以及为了给这些假设提供些许依据的论文而已。

虽然科研界的现状看起来有些尴尬,不过人们对于催眠这件事情的理解一定是要比数千年以前深刻许多,因为某些巧合我刚好深入的研究了一段时间催眠的机制原理,今天就写篇文章与各位聊聊。

注意:这篇文章是我把一些晦涩难懂的论文重新整理成易于下口的科普文章,原创性的成分并不高,对论文感兴趣的话可以查阅参考文献小节。

起源

关于催眠这一文化符号的起源,有学者认为它和宗教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物资匮乏的时代,宗教所提供的信念是将个体与社会团体绑定在一起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帮助人们挺过苦难的信念支柱。在很多宗教中,都存在着「通灵体验」这种东西,即某些人声称自己具有与「神」沟通的能力。这样的人通常能够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得到更多的资源,因而能够「通灵」这一「能力」能够抵抗住进化的筛选最终变为一个文化符号。

排除一些为了获得社会利益而假装能够「通灵」的骗子。一些「通灵者」的确是相信自己能够与「神」沟通的,并且这件事情在他们的认知当中的的确确的发生了。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们要知道,人类的认知系统并非铁板一块,逻辑完美而严密的。相对的,只要一个信念不断地被强化,它就有可能变成一个人的主观现实,比如说有些人声称自己能看见鬼(阴阳眼):觉得逝去的亲人一直在房间中陪伴着她、有恶鬼缠着他;比如有些人觉得自己的手背会痒,他就真的变痒了,严重者可能会形成一种强迫性的行为不停的去抓自己的手抓到流血。

这些临床案例看似荒谬,但实际上都有其诱因,他们所看见的和感受到的就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主观现实,对他们而言这些东西是「真实存在」的。回到「通灵体验」这一话题来看,这些「通灵者」通过不断的强化与通灵体验有关的信念,最终在自己的认知当中创造了「与神沟通」的真实体验。

催眠被引入科学界的时间节点发生在 18 世纪后半叶,德国医生 Franz Mesmer 围绕着「动物磁流学说」这一很扯的观点来研究催眠的机制原理。动物磁流学说认为动物磁能够将生物和星体联系起来,这些动物磁是构成生物的基本要素。如果身体当中的的动物磁平衡被破坏,那么人们就会患上各种各样的疾病,这时可以利用「磁铁」和特殊的「技术」让人们恢复健康状态。

早期的「催眠」治疗早期的「催眠」治疗

所以最早的催眠治疗就是一个人或者一大堆人握着铁棒,进行治疗,据说有的时候还会搞的很瑟琴。

无论方法和手段看起来多么荒谬,这种治疗方法的确起到了作用。当然想想也知道看起来这么扯的东西,一定会遭到医学界的质疑,为此法国君主还召集了化学家、医学家组建了委员会来调查 Franz Mesmer 的医疗手段,甚至还进行了双盲验证。最终委员会的结论是「动物磁流疗法是靠想象发挥作用的」。其实这个结论倒是没什么大问题。

催眠出现在 19 世纪中叶,英国医生 James Braid 基于希腊睡眠之神 “Hypnos” 这一词汇创造了催眠术(hypnotism)和催眠(hypnosis)这两个词汇,这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催眠」啦。

催眠能解决什么问题?

实际上时至今日,我们对催眠的原理还是不甚了解,人们只是在把它当成很好用的医疗手段而已。如果我们把近些年所有和催眠有关的文献都拉出来的话会发现大多数的研究都在探讨催眠能够解决什么样的临床问题,只有少部分研究在探讨催眠的认知机制(我曾把和催眠有关的文献从 Web of Science 的文献库上抓出来,筛掉了一些引用率太低的文章,最后得出了 3:1 的比例,实在是很失衡)。

下面我们来例举一些催眠能够解决的实际问题:

  • 疼痛管理:比如患有慢性病症的患者,他们有可能时时刻刻都处于一种疼痛的状态当中,通过催眠可以帮助患者降低对于疼痛的感受,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 体重管理:可以利用催眠技术控制来访者对于食物的欲望从而达到体重管理的目的;
  • 成瘾治疗:催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来访者摆脱对于酒精或者香烟的依赖;
  • 精神疾病治疗:有一些论文在讨论催眠对于精神分裂之类的疾病治疗存在辅助作用,不过情感上来讲我是不怎么信的(ry

从认知的角度来讲,催眠也可以改变我们的:

  • 感知觉过程: 比如看见本来没有的东西、原本存在的东西变得看不见了;
  • 注意能力: 注意力变得更加集中或者更不集中,比如一个比较有趣的催眠任务「白熊任务」,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试试看,在接下来的三分钟里请你保持安静,避免外界刺激,你可以胡思乱想任何事情,但是不要想「白熊」,如果你想到了白熊,就记录一次,你可以试试三分钟之内你想到了几次白熊。通过合适的催眠词可以显著的改变实验参与者完成此任务的成绩;
  • 自主运动: 比如按照催眠词的指示,身体不自觉的运动,或者在催眠过程中催眠师向你提供暗示,在遇到某些刺激时就做特定的动作,这一效应在人们被唤醒后依旧有可能被保留,比如我前一段时间在论文当中看到的一个任务:「当你听见铃声的时候就抓一下耳朵」,哪怕被催眠者被唤醒了,他并不记得催眠过程中发生了什么,这个习惯依旧被保留了,被催眠者自己也很讶异;
  • 记忆过程: 比较知名的比如:「遗忘4任务」,让你忘记数字4,这样在数数字的时候你就只会数「1, 2, 3, 5, 6…」了,再比如引导被催眠者忘记催眠过程中发生的事情,易受暗示性高的被催眠者就有可能真的忘记催眠师讲的话。

催眠会伤害我吗?

Yes and No.

先说 Yes 的部分,我们本科上催眠课的时候老师非常严肃的和我们讲过这个问题:不要自己随便给别人催眠,新手必须身边有督导,不然出事了没人帮你收拾。比较轻的后果可能是被唤醒之后感到头痛不舒服,比较严重的后果可能是设计不当的催眠词给被催眠者植入了错误的认知,这会对被催眠者产生很常愿的影响。

虽然我基本没有听到临床医生提及这方面的临床案例,不过原理上来讲这件事情不是不可能发生的,所以如果你不是一名具有资质的咨询师,或者没有完成时数足够的临床督导,请不要给其他人做带有特定暗示目的的催眠,很危险。

不过催眠师很难让你做出一些你不愿意做的事情,比如叫你交出钱包、说出银行卡密码之类的,这时候如果被催眠者非常抵触,那么他有可能直接睡过去或者立刻醒来。不过如果换个提问题的方法就不一定了,比如「说出对你最重要的六位数字」之类的 (゚∀゚)。

所以说,你要找个靠谱的催眠师。一方面找比较大的咨询机构、或者比较有名的咨询机构,另一方面,要看催眠师的临床案例时数,时数越多相对来讲效果可能就更有保障(当然也有可能会错过一些比较有「慧根」的咨询师,临床时数不多也做的很好;或者找到了那种做了一大堆临床个案也整不明白的咨询师……)。

每个人都会被催眠吗?

不,这取决于你是否足够信任你的催眠师、你的人格特质以及你个人「被催眠的技巧」。一般学界会用「易受暗示性」这个词来概括一个人是否容易被催眠。

真正临床实践中没太听说过有人会特别做易受暗示性测验,但是在科研工作中,为了区分实验参与者的性质,一般都会做一个这类测验来看看对方究竟是否容易被催眠。

不同测验涉及到的任务基本都大同小异,这里以 SHSS:C 量表的 12 个任务为例,这个量表通过让实验参与者完成一系列的任务,根据完成任务的多少判断对方究竟是否容易被催眠。

  • 双眼闭合诱导:引导被催眠者闭上眼睛,暗示对方没有办法睁开自己的眼睛,看对方是否能够睁开;
  • 双手下垂:暗示被催眠者的双手变得很重,看被催眠者的手是否会下垂;
  • 双手分开:暗示被催眠者的双手被某种力分开没办法合在一起;
  • 蚊子幻觉:暗示环境中有一只蚊子,看被催眠者是否能会驱赶这只不存在的蚊子;
  • 味觉幻觉:暗示被催眠者的口中有一个很甜的东西,如果被催眠者报告的确出现了甜味,那么这个任务就成功了;
  • 手臂僵硬:暗示被催眠者的手变得很僵硬,没办法弯曲,看被催眠者是否会有相应的反应;
  • 梦境:暗示被催眠者进入梦境,两分钟后看对方是否会报告自己做梦了;
  • 年龄回溯:暗示被催眠者回到了过去,并根据一系列问题确认对方是否有这种体验;
  • 手臂固定:暗示被催眠者的手很重,没办法动,看对方是否能够移动自己的手;
  • 嗅觉丧失:暗示被催眠者丧失了嗅觉,给他闻一个有味道的东西看对方是否能够闻出味道;
  • 幻听:暗示隔壁办公室有人在问被催眠者问题,看被催眠者能否自发的说出这个问题并做出回答;
  • 负性视觉幻觉:暗示被催眠者看不见眼前的东西,看被催眠者是否依旧能看见;
  • 催眠后遗忘:暗示被催眠者忘记催眠过程中发生的事情,直至关键词被触发的,对方才能想起来。

有研究发现每个人的易受暗示性相当稳定,甚至10年、15年、25年以后都能够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但是另一些研究发现易受暗示性是有可能产生波动的,在一项研究中,被催眠者分别在间隔一周的时间内进行了两次易受暗示性测验,结果发现约四分之一的实验参与者的易受暗示性发生了变化。还有一些玩的比较花哨(?)的研究者,通过在头皮上施加一个强磁场诱导大脑内部产生电流(电磁感应)进而抑制某些脑区,导致被催眠者的易受暗示性得到了增强。此外,如果在催眠的时候让被催眠者摄入一些酒精,那么他就会更容易被催眠;如果让被催眠者参加一套系统的提升易受暗示性的课程,那么他能被成功催眠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

催眠的过程是什么样的?

其实催眠的过程并没有那么神秘,一般都是很正常的小房间,不会有什么南瓜啊蜡烛啊蜘蛛网啊,也不会有逆五芒星、魔法阵之类的东西,对,统统不会有。虽然看起来很神棍但是催眠还是一个蛮科学的东西,你和咨询师会在非常正常的小屋子里面完成催眠。

对!通常都不会在这种环境下催眠!对!通常都不会在这种环境下催眠!

在开始催眠前通常你需要摘下所有的首饰,或者会让你感到不适的衣服。接下来催眠师会简单的了解一下你的情况,和你聊聊天,让你放松心情。之后就是激动人心的催眠啦。你会被要求保持一个让自己舒服的姿势,闭上眼睛,调整呼吸。接下来催眠师会引导你不断的放松,慢慢的你就会进入催眠状态。接下来催眠师会根据你的症状(如果存在)提供一些有针对性的暗示和任务,最后再将你引导出催眠状态。

催眠过程中的催眠词根据催眠师自己的习惯及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会存在不同,不过核心的原理都差不多。让被催眠者感到放松、舒适,同时感受到「自由、安全、被保护」,并帮助被催眠者解决问题。

这个时候如果我拿出一些比较危险的催眠词,那肯定师非常不合适的,不过我可以给你提供一些不那么危险的,甚至在你晚上睡不着觉的时候可以拿来让自己放松从而更好地入眠!

你可以自己催眠自己!

紧闭你的眼并且想象在你手臂可及之处有一面黑板,那面黑板板可以是你在学校使用的传统黑色板或是新型绿色而的黑板都可以,不管你使用哪一种板,继续使用你的心眼去注视它、如果你看不见请继续想象到你可看见为止。

使用你的心想象在黑板下方有一个沟沟槽,在中有一个板擰和你喜欢的彩色粉笔,现在在黑板的中心用粉笔画一个大圆圈,在圆圈中再画一个×,请注意,让英文字母×的四个端点和圆圈相连。理在你想象你拿起板擦将园中英文字母×擦掉,但是在你动手之前,请注意在擦掉×时不要损坏到圆圈,我希望你在擦掉×时先从和圆圈相交的4个端点擦起,为了不损坏到圆圈,所以你会用板擦的一角,来小心的擦掉第一个角,然后再小心翼翼的擰掉第二个角,再小心翼翼的擦掉第三个角,再小心翼翼的擦掉第四个角,当你擦拭完成4个交接点,你会发现×已经和圆圈完全的分开,现在你可以在不伤及圆圈的情况下随心所欲的将×擦掉。现在请想象你拿起板擦开始擦拭×,请小心谨慎的做。

很好,我现在要你注意听我下一步的指示,从现在开始,我要你先在黑板上写上1,然后再将它擦掉,然后继续写上2,在擦掉它在写的过程不要损坏到圆圈。 而从现在开始你不要专心听我的话,你可以听到我说的话但是不用遵从我的指示,你的主要工作是将数字1到20写在黑板上,然后把它擦掉,每写一个数字,你就用板擦擦掉这个数字,而且你会越写越放松,每擦掉一个数字,你也会更加放松。

现在请从3开始,把3写在黑板上,然后将3擦掉,你会越来越放松,继续写上4,然后再把4擦掉.每次你写上数字然后在擦掉,你会越来越进入催眠状态……写上数字,擦掉数字,你会觉得越来越放松,越来越轻松,每完成一个数字你会觉得越来越放松,越来越轻松,当你写到20并擦拭20,完成所有数字时,你会举起你的右手来告诉我你已完成所有的英文字母。

额……其实还有一倍那么长的催眠词,而且不是我原创的,如果接着贴就有水字数的嫌疑了,所以我不接着贴了……下面是我几年前录的一个录音,如果你晚上睡不着觉的话可以试试看,听过的人都说好 (((o(゚▽゚)o)))

在这里还是要提醒各位,不要随便接受来路不明的催眠,不要随随便便在网上找奇怪的催眠词给别人催眠,催眠词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催眠师会尽量保证不会给被催眠者造成负面的影响,因为没有经验的人会 Hold 不住严重的后果,所以本着为自己、为他人负责的原则,不要做愚蠢的事情!

催眠的原理是什么?

接下来说一些比较干的东西好了。等等,不要走,我会尽量多加一些表情符号让文字看起来没有那么干的! _(┐ ◟;゚д゚)ノ

学界对于催眠原理的看法大概分两派:「分离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

首先是 「分离理论」,分离理论的观点是在经历催眠的过程中,被催眠者进入了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当中。在这种意识状态下,一些高级的认知加工能力被抑制了(比如我们变得难以区分一个想法是来自真实的外界刺激,还是是催眠师的一句话,亦或者是自己产生的想法),人们开始受自动化的加工系统控制(比如平时我们在打毛衣的时候或者骑自行车的时候就很少需要高级加工系统控制,只需要不花什么脑子就可以自动的完成这些事情,甚至可以一边听音乐一边汽车、一遍刷新番一边打毛衣)。在催眠状态下人们的行为更加受日常形成的行为习惯和本能的操控,而非理性的高级认知加工。

其次是 「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认为催眠过程中并不存在什么特殊的意识状态,催眠过程中被催眠者的独特表现完全是因为他们愿意积极配合催眠师。在催眠过程中,如果被催眠者和催眠师之间有融洽的关系、或者被催眠者很擅长「放弃控制自身的行为」、被催眠者很擅长理解催眠师的催眠词与意图。这都能促进被催眠者进入更好的催眠状态。

其实刨除掉「催眠是不是一种独特的意识状态」这个问题不谈(因为什么是意识这种问题,至今也没人能给出一个靠谱的答案🦆),两个理论还是有很多共通的地方的,所以就在两个门派打了好几十年之后开始出现和事佬,尝试把两个理论融合在一起,来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催眠现象,因为内容过于硬核,如果你真的感兴趣欢迎读读延伸阅读。

时至今日也没人搞明白催眠究竟是咋回事,反正解决问题的时候挺好用的,于是大家就继续这么稀里糊涂的用着了,并且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大家也会继续稀里糊涂的用着(ry

延伸阅读

  • When can deception be good for you?:Amir Raz 的演讲,提供了一个从高级认知加工系统角度理解催眠过程的观点,感觉他的观点比较偏社会认知学派,不过并不完全是,他自己也没有声称自己的观点是社会认知学派的。这个人写的论文也很好看,感兴趣的话可以读一读。跟这个作者发过邮件,人很 Nice;
  • UltraHypnosis:一个 Youtube 频道,里面有超多的催眠录音,我当时准备报告的时候参考了很多,如果你英语听力很好的话可以尝试一些催眠词,都挺好玩的(当然对于某些人来讲,录音的催眠效果肯定没有真人催眠好啦,不过并不妨碍你去玩玩);
  • The Oxford Handbook of Hypnosis: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一本书,里面全是综述,如果你是这个领域的科研人员的话,推荐阅读这本书,对于这个领域的研究总结的真的很全面。不过如果你不是科研工作者的话,别把灵魂放在错误的祭坛里,看点其他有趣的东西吧。

本文是遗迹计划的第二篇文章,谨以此文纪念一名很棒的老师,R.I.P

Comments

No comments here,

Why not write somet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