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英语:一种以测评成绩驱动的结构化学习方法

这篇文章始于群友的一个问题:「英语不好,很焦虑怎么办?」遇到这个问题时我有点困惑,于是继续发问:「For what?留学?移民?还是大学四六级?」「idk,只是焦虑,想学点什么。」「额……那,试试刷个英语考试?」

今天我们要讨论的话题非常有争议:语言考试和语言能力的问题。事实上,在许多场合我都提到了这样一个观点:如果你在非英语环境中学习语言,最高效的方式实际上是策略地进行结构化学习,而不是浪漫地沉浸在英语环境中。

环境与动机

对于大多数中国学生来讲,仅仅依靠「沉浸在这个环境中」并不能很快地提高语言水平。因为我们国家的官方语言并不是英语,大多数学校也不会践行双语教学,因此很难构建起来一个完全充斥英语的环境。除此以外,小学取消英语课程更是让英文语言能力的学习变得雪上加霜。如果你看过 IELTS 的全球学生成绩分析报告就会发现,我们和其他国家学生的成绩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像是菲律宾(被希望灯塔照耀过的地方,官方语言本身就是他加禄语和英语)或者马来西亚(被女王加护国的国度,虽然官方语言是马来语,但是因为历史原因双语教育贯穿了这个国家教育系统的每一部分)在这方面显得更有优势一些。

因此,除非你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使周围的语言环境变得更加浓厚,才有可能从一个完全不懂的人变成一个流利的语言使用者。这就像腌腊八蒜一样,你得至少得有浓度够高的腌料才行,拿一盆矿泉水去腌是腌不出腊八蒜的。

然而中国的语境下,我认为大部分人无法通过简单地听音乐、观看 YouTube 视频等欢乐的方式来快速学习语言。虽然有一些人能够享受在其中,但我们必须尊重人和人之间的差异,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把「无字幕看英文」这件事情纳入他们的生活,也不是每个人都能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得「放松」。因此,对于一些人群来讲,试图将需要极大认知资源的「学习内容」引入他们的休闲生活中是非常残忍的,因为这对学习者来讲会形成另外一种压力,在这个上下文当中,学习者本身也是很可怜的,因为那种休闲并不纯粹,也充满压力,这不利于良好习惯的长期养成。

为什么是语言考试?

是的,这是我提出的一个非常不同的观点:我认为如果你想在一个非英语环境当中有效地学习英语,除了「浪漫而自然的学习之外」,「依托教育测评进行结构化学习」同样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它可以促进语言能力的提升。结构化学习是指依照某一有效的教育测评系统的考察框架,有策略地进行能力提升。这个时候我们要做的事情就非常明确了:努力提高在语言考试中的成绩。这种学习方式是明确、可检验、可量化、可被规划的语言学习方式。

事实上,现在大多数学校和政府承认的语言考试之所以被承认,是因为它们是有效的——它们能够有效地反映出你的语言能力。尽管考生可能是一个高分低能的人,可能在语言考试中获得了雅思 6.5 分或 7 分的成绩,但当你去国外的时候仍然会遇到困难。但这并没有什么大问题,因为语言考试并没有涵盖你在实际应用中的能力,我接受这一点,并且将之视作某种妥协。

但是,我们来看看一个雅思英语 9 分的人、雅思英语 8 分的人和雅思英语 4.5 分的人,他们在听说读写各个方面的能力肯定是不同的。这当然包括一些应试技巧的成分,但仅仅依靠应试技巧是无法在雅思考试中获得高分的。对于大多数有效的英语考试,「应试策略」能产生的影响都是有限的,它能够快速的帮助考生及格,但是难以帮助考生获得一个很高的分数。对于很多考生来讲哪怕一直一直拼命上课,最后也还是困在 5.5 分和 6 分的分数线上。

通过语言考试来学习英语可以提升语言能力,并且它能够给予明确的目标和反馈。当你学习英语时,你可以明显看到自己的分数提高,比如今天我得了一个更高的分数,几个月之后的考试时我又进步了两分,这个分数清楚地告诉你自己的语言能力在提高。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尤其是那些没有置身于英文语言环境中的人,这种清晰而明确的反馈回路是非常重要的。

考试与应用的矛盾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考试和实际应用之间的矛盾关系。很多人和我争论这个问题,认为考试只是考试而已。但我认为,考试的本质是什么呢?从统计学和教育测评的角度来看,考试就是从你的语言能力中切割出一块样本。这个刀切得非常稳定,你的英语拿给我,我切下一块,看一下你的断面,我就知道你的语言能力是怎样的。

英语考试的目的并不是全面评估你的英语能力的方方面面。比如说,英语考试不会考察你如何使用俚语,也不会考察你如何与人打招呼。这些内容很少出现在考试中,但相对而言,你可以把自己投入到国外两个星期,就能够学会这些。这些能力并不是决定性的。英语考试主要考察的是听、说、读、写等基础技能,这些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去查看各种考试的考纲,无论是高考、雅思、PTE 还是多邻国考试,它们都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即认为你是一个优秀的英语语言使用者时,你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换言之:通过语言考试来学习英语可以建立一个扎实的基础。这个基础非常重要,因为当你真正置身于国外时,有了这个基础,你可以更快地掌握考试未涵盖的其他语言能力。你可以将这个基础打好,然后继续往前发展。语言考试的存在意义是为了采样评估一些被认为非常重要的语言能力。这些语言能力可以帮助你快速融入社会。尽管语言考试并没有覆盖所有语言能力的考察,但通过已有的这些能力,你可以快速搭建起其他能力的基础,这是在语言环境匮乏的状态下支撑起语言能力的重要方式。

当然,语言考试本身并不能测评完整的语言能力,语言考试本身。但作为一名英语学习者,特别是如果你想出国留学或追求其他目标,通过参加英语考试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是没有问题的,而且我认为这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我们究竟在练习的是什么?

在这里我想以写作为例展开聊聊。考过中高考的学生应该都了解,作文大致上可以被分成两块,「抒情文」和「应用文」。但是作为已经被社会打磨到 border-radius: 50% 情感木讷的成年人,「抒情」这件事情的需求并不高。从实用角度触发,站在另外一面的「应用文」其具备的实际价值可能更高一些。

对于大多数大学生来讲,最典型的「应用文」就是论文和研究报告了。这些写作通常有明确的结构,比如摘要、引言、方法、结果和讨论,可以说是一种八股文的形式。每一段都有明确的写作方式和目的,这并不浪漫,你可以在其中运用一些炫技的语法技巧,但这不影响你写出一篇优秀的论述。重要的是你的内容质量和其中的思考。这和雅思、托福以及其他英语考试的作文考察方向是一致的。它们都注重你是否能有效地表达自己,以及有条理地表达你的想法,而不追求浪漫的修辞。

我曾经分享过这样的一个观点,一篇雅思英语作文可以分解为 13 个句子,每个句子都有特定的目的,只要你把这 13 个句子写清楚,理解每个句子的目的,你就能写出高分作文。这种方法可以看作是一种排列组合的游戏,通过学习和组合这些句子,结合现有的资源进行比对,并完成写作任务。一旦你掌握了这些句子的写作方法,与之对应的,即是掌握了一篇文章对应某一部分内容的写作思路和写作方式,这样的结构可以经由横向扩展变成一篇更长的文章。因此,掌握了「这 13 个句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掌握了基础写作的能力」。从这个角度来看,考试本身不仅是一个扁平的切面,也是一个投影,它试图从你的宏观英语能力当中进行数个采样,投射到测验成绩上,并形成量化指标。

我曾设想过,提供大量的碎片资源,让学习者自己去搭积木,组合不同的语料、体会其中的用法和规律,通过不断模仿和学习,掌握如何写这 13 个句子。当你掌握了如何写这些句子,其对应的词汇拼写、词汇用法、语法、惯用表达,那么我们就可以说你「学会了」如何完成这一部分写作。当然词汇有简单有复杂,惯用表达也有地道不地道之分,对应不同的话题,需要的表达也千千万,所以这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但是这样的学习方式本身提供了一个脚手架,可以帮助学习者聚焦于一个特定的学习课题:比如如何介绍一个观点,如何在「经济」这个大话题下介绍这个观点。与之对应的,就是在特定任务与语境当中积累自己的语言知识和能力。

另一方面,包括高考作文在内,其实也没有太多浪漫的要求。如果你想获得一个较高的分数,完全可以不使用浪漫的修辞手法,而是将重点放在基础的写作能力和文字组织能力上。一旦跨过这个阶段,我们当然可以追求更高层次的表达,但基础的语言组织总是更加重要的。

然而,有些人在写作时可能会颠三倒四,甚至在平时交流中也如此。当谈到学习写作时,却提及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如对世界的理解、美好愿景、人生脉络等。我认为这些东西必须要建筑在我们先前讨论的写作基础能力和思维能力之上。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重要的是掌握基本的语法、词汇和句式结构等基础知识。一旦掌握了这些基础,你再进一步发展会更容易。

实际上如果我们把不同考试的评分标准拉出来看就能发现它并不是那么容易被暴力破解的,在这里我重新整理了几个主流的英语考试: IELTS, TOFEL, DET(Duolingo English Test), PTE(Pearson Test of English) 的评分标准,并且归纳成数方面:

  • 内容切题:即你的文章能够完整、正确的回应考试给出的写作任务;
  • 结构得当:文章的结构应当是清晰的,包括合理的引入问题、从数个角度对问题进行解析,并最终得出一个自己的结论;
  • 逻辑通顺:文本的发展应当是通畅的,包括每个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例子和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每个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段落与主旨之间的关系,都应当是严密的;
  • 词汇丰富:包括使用多样化的词汇、不过度使用重复的词汇,同时能够尽可能使用与文章主题对应的领域相关的词汇,避免使用错误的词汇或者错误的拼写;
  • 语法准确:准确的使用时态语态,没有明显的语法瑕疵;
  • 语法水平:使用多样的句式结构、使用复杂的语法结构。

从这些方面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出:你当然可以使用各种应试技巧 Hack 出一个及格的成绩,但是如果不将这些标准对应的语言素养内化,那么是永远拿不到一个更高的分数的,这便是英语考试区分度的体现。

考试的选择与准备

考试的选择

那么就到了行动规划阶段了,我们需要选择适合的考试类型。我们可以把这类语言考试分成两大类:传统型考试和新形态的考试。它们对应教育测评理论和能力提升侧面都是不一样的。

如果你的目的是想要全面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并且下定决心以长周期的节奏准备自己的测验(比如说坚持两到三年,每两到三个月参加一次考试),那么传统的 IELTS 和 TOFEL 都是很好的选择,因为它们的考试场景更加贴近实际的语用场景。我们需要阅读相对复杂的文章,写很长的论述,它对于语言能力的考察切分的不是那么细,所以更加利于宏观全面的能力提升。

如果你迫切的想要提升基础素质,那么 PTE 和 DET 这两种新派的考试更加适合你,这类考试本身没有特别「复杂的题目」(但我没有说它没有难题,复杂和难是两个概念),你只需要完成短平快的小题即可。特别是 DET,它刻意把「词汇」这一部分划出来单独做考察,如果你发现自己主要面临的困难是单词量不够,那么选择挑战这个考试会更有针对性一些。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个考试时间很短(分别是两个小时和一个小时),相对于雅思三个半小时的铁人三项膀胱挑战赛,这显然更有亲和力。

你可以将每个月或者每二至三个月的最后一个周六作为模拟考试日,选择一个考试类型,将其当作你的月考或期中考期末考,然后持续学习并验证自己是否在正确的学习轨道上。通过绘制学习曲线,你可以观察自己的进步情况,如果遇到瓶颈,就可以找出问题所在,并解决它们。虽然这些考试都很贵,但如果这些很贵的代价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加重视自己眼前的考卷,那么我觉得它就是值得的。毕竟出了校门之后我们就很难再找到像四六级一样,「心理代价很高」的测评系统了。

备考

正如我们先前所讲的,你当然可以学习各种各样花哨的考试技巧帮助自己把成绩提到及格线以上,这都是没有问题的,但随着目标分数不断提升,你就会发现应试套路能起到的作用开始变得越来越小。从某个特定节点开始,真正「拼实力」的时刻就到了。学习方式也可能需要从短平快的「背模板」、「做精听」转变成系统性的做听抄、跟读、复读、背诵、拆解、模仿。这些练习的过程正是带动语言能力提升的重要引擎。

教育测评技术

在最后一个内容段落当中,我想非常简要的阐述一下上面这些讨论的立论基础:那就是教育测评作为一个专门的研究方向,其背后对应的理论和实操积累远比诸位想象的要庞大。作为一名有专业教育学背景的作者,我充分的意识到了大量工作者在这方面付出的努力。教育是一件很容易被轻视事情,考试也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体会过教育,每个人都接受过考试,正因如此我们才会觉得它们理所应当。但如果你真的看过一些教育测评与教育学相关的书籍,就会发现每一套测评系统背后都是由各种复杂的因素驱动的,这个领域,就像其他领域一样,同样具有专业性,需要我们报以敬畏。

结语

如果学得进去,那么任何方法都可以成为好的方法: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但是如果你学不进去,那么以规范、系统的方式学习,按部就班地学习同样可以是高效的方法。学习并不总是快乐的,快乐学习并不存在。学习本身可能是一种痛苦的过程,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取得进步。

最后,我们再来看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为什么要学英语?如果只是因为自己的英语水平较差而感到焦虑,那这个焦虑本身是没有意义的。我们需要明确自己学习英语的目的和应用场景,以便将英语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当你认识到自己英语水平的问题时,你需要找出具体存在的问题,并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每个人学习英语的原因可能不同,例如为了升学、职业发展、国际交流、文化体验或是个人兴趣等。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需求,可以帮助你更有针对性地学习英语,并将其应用到相关领域中。对于不同的目标,可能需要不同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因此,找到问题、真实存在的问题,并为其找到解决途径是非常重要的。

我鼓励各位思考和探索自己学习英语的真正动机和目标,以便在学习过程中保持动力和明确的方向。希望今天我们讨论到的这种非主流的思考方式可以为你提供不同的视角,帮助你更好地规划和实现自己的英语学习目标。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祝大家学业有成。

Comments

No comments here,

Why not write something?